第六百零二章 一石四鸟-《苟出一个盛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奈良地原称平城京,后迁都于西边的平安京,算是倭国的精华之地。
    王审知要这么一块地盘,可见其野心。
    名为求封,实则合击之,王审知请求大唐从熊津道出兵,协助其成事。
    倭人承平了两百多年,也算有些家底,该尝尝大唐武人们的刀子了。
    再说从乾宁元年起,倭人就断了遣唐使,也就不存在跟大唐的宗藩关系。
    别看倭国就这么点地方,历来就比较猖狂,当年还跟隋文帝玩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。
    如果不是白江口之战,倭人肯不肯低下头颅还是两说。
    即便是后世,倭人依然狂傲,不肯悔罪,以西方马前卒为荣,弄什么脱亚入欧沾沾自喜,配合美帝的战略步伐,压制华夏。
    李晔是皇帝、圣人,倭酋就抄袭高宗,弄个天皇出来,这不是打李晔的脸,打大唐的脸吗?
    天皇也是他们叫的?
    李晔这辈子最恨的就是抄袭,
    当即在奏表上批复一个字:可!
    只要你王审知能打下来,整个倭国都封给你都可以!
    李晔估计这或许就是王审知心中所求,前面都是试探。
    令八百里快马飞奔福州。
    至于派谁出兵,李晔遍观朝中大将,杨师厚功劳太多,朱瑾是骑将出身,李承嗣已老迈,女婿周云翼镇太原,李筠镇幽州,想来想去只有杀心最重的刘知俊最适合。
    刘知俊是诸大将中最具唐末武人精神的一个,在中土一直压着刀子。
    眼下大唐推行金银币,但中土金银矿并不富足,有些还是深埋在地下不好开采,放眼周边,也就倭岛金银矿多。
    战略利益与实际利益重合。
    又解决了福建之事,还能报后世华夏英烈的血仇,一石四鸟。
    这场战争必须打。
    而且是捣其巢穴,绝其种类!
    第(3/3)页